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后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有哪些
2024-07-15 07:40:00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交通事故后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为自行委托鉴定的,则鉴定结论一般要等待30天才能出具;如果是公安机关委托鉴定的,则最长不会超过60天。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要准备的材料有事故认定书、病历本等。
展开全文

一、交通事故后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有哪些

交通事故后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有:

1.如果公安机关委托具有鉴定机构鉴定的,鉴定的期限一般是30日,最长不超过60日;

2.如果由当事人自行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的材料

萤火法务网提醒您,发生交通事故后,申请伤残鉴定所需的材料如下:

1.身份证(无身份证的带户口本);

2.委托鉴定书(律师事务所或交通队出具);

3.交通事故认定书;

4.病历本、诊断证明、入院记录、出院总结;

5.X光片、CT光片及报告单;

建议受害人在做伤残鉴定时,最好是在起诉后申请法院委托相关部门进行鉴定,以避免保险公司等被告提出程序性问题,耽误你的时间,影响你权利的保护。

三、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原则

1.客观评定原则

伤残鉴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2.比照评定原则

遇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标准以外的伤残程度者,可根据伤残的实际情况,比照标准中最相似等级的伤残内容和附录A的规定,确定其相当的伤残等级。同一部位和同一性质的伤残,不应采用标准条文两条以上或者同一条文两次以上进行评定。

3.分别评定原则

伤者符合2处以上伤残等级的,鉴定结论中应当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该标准还建立了多等级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综合计算数学方法,引入了肩关节复合体的概念并建立了功能丧失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多处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及肩胛带伤残的评定问题提供了依据。在该标准实施后,对多处伤害造成的多处伤残不再直接进行综合评定,而是按受伤部位分别评定残级,再根据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确定伤残赔偿指数,计算出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

4.排除原伤病原则

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伤、病等进行评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知识推荐
劳务派遣三方合同能解除吗
合同到期公司倒闭怎么如何支付赔偿金
卖礼品卡为什么被判非法经营
2025-01-22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
萤火法务 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后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有哪些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03-2026 萤火法务 皖ICP备2020017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