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什么时候
2024-06-27 08:01:00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何时开始与终止?本文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包括开始与终止的时间、范围以及不同主体间的差异。了解这些,有助于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全文

一、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什么时候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开始,从死亡时终止。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同时也需要承担民事义务。

这意味着一旦个体出生,即自动获得民事权利能力,可以参与到民事活动中,享有各种法律规定的民事权益,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而一旦个体死亡,其民事权利能力则随之终止,不再享有民事权利,也无需承担民事义务。

二、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

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在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差异。

1.对于自然人而言,其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

这些权利都是自然人生而具有的,不需要通过任何行为或程序获得。

2.而对于法人而言,其民事权利能力则受到其经营业务性质和范围的限制,只能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

例如,银行法人具有开展信贷业务的权利,而机关法人则不具有这种权利。

因此,不同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是不同的,这体现了民事权利能力的差异性。

三、民事权利能力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

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民事权利能力差异程度较大。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普遍、一致和平等的,相互之间一般没有太大差别。

2.每个自然人都享有相同的民事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等,不存在谁的权利更大或更小的问题。

3.而法人之间的民事权利能力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有其局限性,并且相互差异很大。

这主要是因为法人各自经营的业务性质和范围不同,分别受法律和自己章程的限制,其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各有区别。

例如,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就受到其经营范围的限制,只能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因此,不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开始,从死亡时终止,其范围因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民事权利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了解了民事权利能力的相关知识,你是否对自己的权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遇到法律问题,别忘了萤火法务网一直在这里为你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知识推荐
劳务派遣三方合同能解除吗
合同到期公司倒闭怎么如何支付赔偿金
卖礼品卡为什么被判非法经营
2025-01-22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
萤火法务 法律知识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什么时候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03-2026 萤火法务 皖ICP备2020017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