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权益应对恐吓短信的报警流程指南
保护权益应对恐吓短信的报警流程指南为:
1.拨打110或者直接前往辖区的派出所;
2.向公安机关陈述自己被恐吓的基本事实与经过,提供对方的相关信息;
3.公安机关对该事件以及报案人提供的证据线索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立案处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发送恐吓短信被拘留会留下案底吗
萤火法务网提醒您,发送恐吓短信被拘留不会留下案底。
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三、发送恐吓短信触犯什么罪名
单纯的威胁恐吓行为,在刑法分则中并没有单独作为犯罪行为加以规定。
但是没它可以成为许多犯罪的手段行为。
将其作为手段行为最典型的罪名有以下几个。
1.敲诈勒索罪
以非法取财为目的,引起被害人恐惧心理。
2.强奸罪、猥亵他人罪
为了违背妇女意志奸淫或者猥亵他人为目的而恐吓妇女等。
3.妨害作证罪
威胁相关人员作假证或者不做证。
4.受贿罪
通过威胁恐吓手段暗示索要贿赂。
5.强迫引诱他人卖淫、吸毒
用恐吓方法强迫他人卖淫、吸毒等等,这方面有几个独立罪名。
6.成为其他犯罪的教唆犯行为
以此手段威胁恐吓他人,诱使逼迫他人实施犯罪行为。
这方面的罪名十分宽泛,参照实行犯行为定罪处罚。
因此,单纯的短信威胁恐吓,不加以其他目的动机等因素,是不能得出是否犯罪结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