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违法的行为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行政违法的行为人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主要需要承担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通过行政处罚来实现的,行政处罚的种类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具体来说,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1.警告、通报批评;
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3.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4.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5.行政拘留;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每一种处罚方式都针对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旨在达到既惩罚违法行为又预防再次违法的目的。
二、行政违法处罚法定
行政违法处罚法定,意味着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的授权范围。
1.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和程序都必须由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能自行设定或者改变。这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2.如果法律已经对某一违法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进行。
三、行政违法惩处措施
行政违法的惩处措施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
1.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的行政制裁,具有强制性、制裁性和惩戒性等特点。
2.行政处分的对象则是具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这两种惩处措施各有侧重,行政处罚主要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行政处分则主要针对国家机关公务人员。
对于行政违法的行为人,除了行政责任,是否还需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欢迎提问交流。法律小助手萤火法务网,守护你的法律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