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涉外遗产继承适用法律
2023-03-10 15:30:00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涉外遗产继承适用法律是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展开全文

一、涉外遗产继承适用法律

涉外遗产继承适用法律是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1.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2.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

3.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遗产管理等事项,适用遗产所在地法律。

4.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所在地法律。

二、遗嘱继承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怎么办

遗嘱继承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应当按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订立了遗嘱后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被继承人没有再订立新遗嘱的,按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遗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三、涉外遗嘱继承存在什么样的法律冲突

萤火法务网提醒您,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冲突包括:

1.遗嘱实质要件的法律冲突

遗嘱的实质要件包括遗嘱能力、遗嘱内容及效力等。遗嘱能力是指依法能够制作有效的遗嘱的能力。

2.遗嘱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

遗嘱的形式要件包括设立遗嘱的方式和变更、撤销遗嘱的方式。各国法律对于遗嘱方式一般均有明文规定,但却不尽一致。我国规定了五种方式的遗嘱: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危急情况下的口头遗嘱。各国对遗嘱的变更和撤销等问题的规定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知识推荐
劳务派遣三方合同能解除吗
合同到期公司倒闭怎么如何支付赔偿金
卖礼品卡为什么被判非法经营
2025-01-22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
萤火法务 法律知识 涉外遗产继承适用法律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03-2026 萤火法务 皖ICP备2020017053号